当变身需求工程师后,我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需求,排列需求的优先级,复现应用场景,分析用户心理,在公司内部了解各开发部门和产品的关系及各自工作特性,从而决定产品定位,取舍功能,做出平衡和选择。
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原本独立的产品(说明书)变成了更大产品的组成部分。而当我在更大产品维度上平衡和选择时,之前产品的权重变的微乎其微,这也是我放弃发展技术撰稿的根本原因。
但这就是我理解的产品思维,“以用户需求为依归,从产品整体出发平衡产品各要素”的思维方式,所以,产品经理首先要懂用户,发现需求本质,其次要了解产品各要素,包括要素怎么形成以及怎样发挥作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
需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爱恨情仇,世上发生的所有事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需求的满足,我们每时每刻都是“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抛开“市场”的概念,把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互动引入,来看看什么是好的“产品”。
你说你想吃苹果,老妈帮你把皮削好,还同时给你了递上的垃圾桶和擦手纸。
同事问你借订书机,而你看到他手上一叠文件厚到根本订不进,直接给了他书夹。
朋友问你地铁的末班车是几点,你直接回答“我开车送你回去”。
直接给苹果、借订书机、告诉末班车时间在某种层度上也满足了需求,但都不能说是好产品,很容易就会被稍微动些脑子的产品打败,需求如果在更本质上被满足,表层的方案将变得毫无意义,越是好的产品越是直击需求的本质。
当然,上面的例子其实都很经不起推敲,因为对个体需求的误判总是无法避免的,但针对整个市场的产品却不同。某个个体或许不是你的目标用户,但只要产品满足的越是人的需求本质就越具有共性,也自然会有更大的市场,同时不容易被其他产品替代。那怎样发现需求本质呢?
自他相换
想要发现需求的本质,需要做到自他相换,是的,把你变成他。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