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校招大潮也到了尾声,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拿到了理想的offer,有人依然在努力着,坚持着。而我,在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后,最终选择静下心来,去实习。在实习中,思考,沉淀,学习。当我再次提笔写一些东西时,已是2个月后的今天了。
当我回想起之前笔试时遇到的题目时,突然发现了一些玄机,今天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社交元素
首先说一下很久之前的百度,阿里,京东,360笔试,均见过类似的一道题:
假如将百度搜索/淘宝/京东/360手机助手加入社交元素,你会怎么去设计?
先说一下我的答案吧,基本思路是类似的:
首先,社交元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人性的基本体现,人是群居动物,社交使每个人进行情感交流,信息分享,很明显,在这样的工具里,加入社交元素,和微信,陌陌,QQ等社交APP里的社交元素的初衷是截然不同的。
基于工具类APP的社交元素,是更加倾向于信息分享的功能,而对于产品本身,社交元素也使产品信息传播的更广。
因此,首先这样的社交因素是要满足用户在使用了产品之后的一个表达欲,分享欲。
接下来,如大家所想,我所写的答案,就基本围绕这样的方向,主要叙述如何将自己找到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具有类似需求的人,这样一方面减少搜索的成本,另一方面更好的促进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巨头,要强调社交元素呢?
在我看来,社交永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这些巨头,当将工具类产品做到极致以后,势必会考虑到如何使工具更具情感化,正如苹果电脑登陆界面密码错误时,会任性的晃一晃,提示用户错啦。
在工具类产品中,社交因素使产品情感化,使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丰富。
曾写过网易云音乐的的产品体验报告,我感觉它的社交化之路就做的很成功,你会逐渐习惯去看一看其他人在听什么,会试听一下。那么,在未来,会不会,看一下其他人在用百度搜索什么有趣的东西?看一下别人都喜欢买什么?问问他在哪买的?看一看别人都下载了什么好玩的app?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