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技术漏洞当用技术补
不论是金钱受损的网约车司机,还是被莫名辱骂的普通市民,无端受损与受辱,气愤之余更多却是无奈。情节轻微没造成所谓恶劣后果的辱骂、恐吓并不涉及违法,警方很难介入调查。随便逃个单占100多块钱的便宜,也很难找人讨回公道。因此,受害者大多忍气吞声,激愤过后也不予追究。或许也正因此,一些人才愈加胆大妄为,被滥用的临时号更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普通用户的手机上。
本来以“防骚扰”为目的出现的软件,初衷是好的,甚至多数时候效果也是好的,但架不住总有些人脑洞大开,想出了歪主意。
出现了调查中所涉及的问题,相关企业不妨反思一下,如果自己的服务不能“避害”,甚至已造成潜在而广泛的骚扰事实,那么其存在的意义是否也应被质疑一下?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用户是有消费信用的,但是利用技术漏洞占便宜者也不能杜绝,问题是如何防范。
技术无罪,但监管不能放松。律师已经说了,软件平台应对不法用户负第一责任,甚至要为后果承担责任。记者认为,相关企业应该在应用设计和监管上尽责尽责、严格把控,而不能用简单的“用户守则”条例寄希望于用户自觉。技术导致的使用漏洞,一定也能用技术手段堵上。
当然,一旦发现了平台漏洞,对于不法用户的惩处也绝对不能滞后,更不能手软。同时,平台企业包括滴滴等厂商,对受害者的举报应引起足够重视,给自己旗下的司机出头,为无辜受损的服务者撑腰,不妨潜心收集一批证据,择机与电信服务商通力合作一把,找到那些占便宜上瘾的临时号使用者,曝光一批,顺便建立“黑名单”制度,把投机者钻漏洞的想法扼杀在萌芽之中。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