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看来,所谓用户的需求至少可以划分三个层面:须求、需求、虚求。须求是必需是刚需,需求是真需是弱需,虚求则是假需是伪需。现今停摆的O2O项目(最明显的例子是早餐上门和洗车上门),许多都没有考虑需求的性质而一味迎合满足,一味凭空去发明一个市场而不考虑持续性,一味靠资本推动而自身缺乏造血能力,死掉是早晚的事。
二、产品思维
好产品不等于好商品
经济学上说,产品偏重使用价值,商品偏重交易价值。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言必称“产品”的,大多是互联网人士,或是与互联网沾边的O2O人士。特别是小米的爆红,让雷军关于“极致产品”的描述成为制胜秘籍。不可否认,小米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制造粗糙低劣的形象。但老话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不仅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更是商家对于商品成本和价格的平衡。
难得的是,这一波O2O创业潮有效地提升了全民关于“产品”的审美能力(就好比选秀节目让全民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一样)。
很多O2O创业者作出的产品绝对称得上“极致”,这既包括诸如外卖这样的标准产品,也包括“足疗”这样的非标产品,精致的包装、帝王般的服务,再加上比地摊还低的价格,谁不喜欢?众人一时蜂拥,但然后呢?高昂的成本,带来的必然是相匹配的价格,补贴一旦取消或价格一旦恢复正常,必然导致订单断崖式下滑,许多创业者大多都体验过这样的尴尬。
说到底,产品是一种情怀,而商品才是一门生意。没有交易价值,或者说没人愿意支付,这不是一门生意。
三、营销思维
营销拉动不如运营驱动
营销拉动强调外力,运营驱动强调内力,但内力起决定作用。
想当年,周鸿祎振臂一呼杀毒软件免费的时候,业界惊呼该人疯了。到如今,O2O的创业者们一一擎起倒贴旗帜的时候,轮到周鸿祎惊呼市场疯了。
从出行到外卖,再到O2O渗透的各行各业,倒贴确实培养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惯坏了一众消费者。事实上,如前文所述,周鸿祎敢打免费的旗帜在于边际成本递减趋零的必然,而你O2O敢搞倒贴,真的是因为这些钱你可以双倍的赚回来么?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