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京东产品业务分析:逻辑有问题

京东产品业务分析:逻辑有问题

来源:产品100干货速递 | 时间:2015-11-18 19:28:00 | 阅读:187 |  标签: 产品100干货速递   | 分享到:

京东产品业务分析:逻辑有问题


双十一,很多人都剁了手,而作为一个程序员,更多的是看到了业务逻辑层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是为了让用户愿意进入,而不一定是必须花钱,比如在第一次双十一的时候的红包叠加使用,就可以让我实际当时只花了几块钱买到了一张32g的闪迪的TF卡,嗯,双十一活动价格是160,转手120卖掉了。


而因为淘宝本身的物流问题和各种假货以及欺诈行为,我已经很少在淘宝上购买东西了,而更多的转向了京东,主要是因为京东的售后服务确实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比较便利,三线城市也覆盖了很多。


今天就说一下京东两个产品设计中的业务逻辑问题:


1、京东的保价


11月10日晚上11点,我下单2549购买了华为荣耀7手机一台,只送贴膜和手机壳,当时还限制不能用券,两个小时候,价格就变成了2499,送耳机和贴膜,还可以用券。差别一看就知道了,价差超过100元。


我先与京东客服做了联系,对方对我说,我用白条支付无法办理价保,也无法送我差的赠品,因为产品在双十一有调整。于是我只好说,那我只能申请退货了,对方说,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是可以的。


因为我昨天不得已在京东上又下了一个荣耀7的手机订单。


由于京东的政策是7天内无理由退货政策,使得11日前的高价到了11日就产生差价,而12日恢复了价格,仍然是存在逻辑问题的。


到这里,我们算一笔成本账:


首先,手机退回去后,京东的政策是只能放到夺宝岛进行销售,预计成交价应该只有2000略多一点,也就是说会损失500左右。加上送货取货的物流成本,初步估算这个成本会超过30%以上。


而直接通过订单修改或者补偿业务,就可以减少500的退货损失,而物流成本也因为只有少量附加而减少。


京东的产品设计人员居然没有这样考虑,实在是成本浪费太大。


当然,有些人会说财务做账之类的意见,我相信这些都是在既定规则下的实现,很多都可以通过少量的做账手段而完善后自动实现,人力成本是很低的。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同类最新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