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型可用性测试,一般针对的是产品短流程或者整个产品,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协商讨论整个产品的主要功能点(用户常用功能、产品核心功能、亮点功能等),对照这个功能列表分别创建用户任务。任务的设计要具体,尽量贴近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
验证性可用性测试,这种情况任务比较明确,只需结合几种方案用户所使用的场景,确保测试任务符合用户实际使用行为即可。
任务创建完成以后,千万不要着急进行测试,所以这里插入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预测试。预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设计任务是否有漏洞,及时修复。可以找公司内部的同事快速测试来完成。基本上我在每次的预测试中都会发现或大或小的任务漏洞。所以,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一步千万不要偷懒。
a. 找多少用户。对于快速的可用性测试,到底应该找多少用户来测试,说到这里,可以参考Nielsen的这张经典图表,可能对于用户数量业内有很多的争议,我个人的项目经验来说,一般发现产品的重大问题的话,6~8个用户足够了,而对于验证型的测试,可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数量,一般也会控制在12人左右,基本上符合了Nielsen的理论。
b. 找什么用户。我们在项目中一定会有的两个参考因素:是否使用过该产品及程度、是否使用过相似产品及程度。此外,一些基本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等)也在筛选范围内。
c. 哪里找用户。可能这个是我们项目中比较难控制的,项目的不同,也就意味着需要不同背景的人来测试,没有固定的一个组群来维护,这里就给出一些我们平时找用户的地方作为参考:公司内部非此项目组的同事们(充分利用公司的各个大群/小群/群邮件)、周边符合条件的朋友、产品的线上用户、产品论坛/贴吧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开始用户测试。主要就是让用户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一系列任务,我们在此时需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测量和访谈。
测试过程中注意:切记引导性过强;操作行为是重点(用户的语言可能带有欺骗性,应更多关注“用户行为”,鼓励用户“出声思维法”,即要求用户在操作时,将完成任务时所有的思考、行为、感受都描述出来)。
a. 探索型可用性测试。通过用户测试,可能会发现产品很多可用性问题,在问题整理完毕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或者优先级排序。参考业内的整理办法,主要有二级、三级、五级等。我们比较常用的是三级划分问题的方法,把问题逐个梳理。
问题的三级划分:高(无法完成任务)中(完成任务,效率/满意度不高)低(完成任务,较快/满意)
说到这里,就又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可用性概念: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那么对于问题的评估也是从这三个维度来打标签,详细解释参考下文。
01. 有效性—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
02. 效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
03. 满意度—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b. 验证型可用性测试。这类的数据分析相较于前者简单一些,主要就是整理测试用户对每个方案的任务是否、效率、满意程度,最后让用户选出心仪方案,如都不选,则给出每个方案的优化建议。
上述就是结合自己的项目经验梳理出的快速可用性测试流程,再来回顾一下:明确目标—测试任务创建—预测试—招募用户—用户测试—数据分析,六大步。
最后,文中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吐槽,与君共勉,十分感谢~~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