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张小龙和乔布斯的产品境界

张小龙和乔布斯的产品境界

来源:产品100干货速递 | 时间:2016-01-11 09:59:48 | 阅读:117 |  标签: 产品100干货速递   | 分享到:


启示1)


如果你的项目定位于未成年人,比如二次元,兴趣社交,追星,八卦等产品,那一定得开发许多有趣的功能,来满足这类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如果你的产品定位于未成年人,还走简单粗暴的极简风,那就会被他们嫌弃成无聊的产品。


如果你项目的定位在于成年人,那你就得洞悉这类群体的心理特性,首先这类群体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体验你产品定位的与核心价值无关的功能,他们只乐意体验产品的基础功能,大部分需求都是需要被砍掉的,比如做互联网金融产品,你确定理财群体还有精力在你这上面进行社交?比如互联网房地产的项目,你确定他们看房之余还在这上面发个朋友圈?


启示2)


还有被炒多年,一直没有成绩的社交电商,虽然社交与电商放在一起确实是个吸睛的噱头,可是站在心理学角度是不成立的。


首先互联网购物绝大部分都是有目的性的,大部分用户不会每天无目的性的浏览电子商务网站,只有极少数人,闲人等点开这个看看,点开那个看看,突然觉得某件商品很钟意就下单了,首先这类人买过来的产品实际上没用,因为社交电商都是通过推荐无目的性的购物,而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是:我们购物都是有目的性的,而那些逛街淘来的,暂时觉得钟意的产品我们绝不会犯第二次,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提醒自己记忆的心理来告诫自己:不要购买那些生活中本来不需要的商品,你已经犯过错误了。


而社交性质浓厚的电商平台恰巧是违背用户“记忆心理”的特征,所以一直没人做成功,将来也不会有!它是违反人性的噱头,也许你会反问:谁说社交电商就不可以做有目的性的电商了?如果你定位在目的性的社交电商,还不如把社交二字去掉,用户是有目的性的购物,淘宝,京东,亚马逊等都能满足,比如我就要买一本书,我已经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搜到名字下单即可,你的社交属性不仅没有起到黏人的功效,更会让用户产生逆反心理,那些社交电商就是这么死掉的。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同类最新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