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机器人来了,工人该何去何从?

机器人来了,工人该何去何从?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15-08-11 10:23:57 | 阅读:64 |  标签: 制造业 机器人   | 分享到: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顺利转岗,工人更换岗位面临着降低薪水、短期无法适应的困局。

广西人黎明(化名)原本是东莞一家上市企业抛光车间的抛光师傅。黎明的一身技艺都是跟随东莞制造业的崛起练就。2013年底,企业引进的工业机器人陆续上马,首先替换掉这个充满危险且成本昂贵的岗位,包括黎明在内的上百名抛光师傅面临转岗的选择。

黎明拒绝了内部转岗辞职离开:“当时企业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基本只有底薪,一个月拿到手只有两三千元工资,根本养不起家。抛光师傅一个月也有四五千元工资,要降薪去做普工,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

如今,黎明已从东莞转战深圳,成为另一家手机配件企业的抛光员工,干的还是原来的活,不同的是工资由原先的四五千元增加到六七千元,只是加班多了起来。黎明说,像他这样的抛光工人,在东莞、深圳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区域并不愁没有饭吃,这也是他和众多抛光工人当初选择离开而不接受转岗的原因所在。

3、工人转型升级

培训学校逐年趋热招生倍增

陈学飞想通过3个月的脱产培训,转型去做电气工程师——通过数字编程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一直身处在机器换人的危机感中,感觉需要“回炉再造”。

8月8日下午,陈学飞报读的智通PLC电气自动化培训班坐得满满当当,班上的培训者大多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一定的技术知识,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走上收入更高的岗位。

来自四川广元的聂小龙说,自己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东莞,此前在桥头镇一家文具厂上班。“当时工资太低了,尤其跟电气工程师没法比,基本工资就差了四五倍。”聂小龙坦言学习有些吃力,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执行院长谢灵军说,近年来如电气工程等机器人应用相关的培训班逐年趋热,该类别招生人数从最初每年200人增加到今年的500人。另一个特点是,企业委托培训与半工半读的周末班人数明显增加。他做过统计,每个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被机器替换的普工,试图通过学习来谋求转型。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