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日系电子显得不时髦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不注重软件的服务。在新时期的电子世界中,成功的企业大都“软硬兼施”,最著名的自然是苹果电子伊甸园了,他们打造了风靡全球的硬件,同样推出了首屈一指的软件服务,除了地图之外,无论是iOS操作系统,还是,细分领域的Apple pay、Siri等都大大提升了消费者购买欲望。
其他的企业,为了建造生态园也不惜一切代价,Google收购摩托企业想让自己硬起来,三星推出支付欲与苹果一较高下,小米假模假式地弄了个圈子,就连一个卖衣服的网站,也扬言要打造系统生态圈…反观日系企业依旧过于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和服务,拿索尼来说,他们拥有宝贵的内容资源却将其搁置,依旧垂涎于新兴市场的低成本制造和低端产品的差额利润,用马云的话讲:一把好牌,给打烂了!
沉没羔羊:日企死了,魂还在?
或许是因为某种狭隘的民族情节,笔者每每看到日本企业亏损的报道之时,总会有一种略带邪恶的快感,真爽!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另外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游客把人家的马桶盖都抢光了,喊了这么多年“抵制日货”,结局也不过如此。
其实,仔细想想,日系企业的颓废多集中于“终端产品”,但他们长期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依旧帮助其获得了大量的隐形冠军。比如前文反复提到的苹果产品,他们最新一代的iPhone6配备的1300个电子部件中,有700个是日本制造;而在一些特殊领域,日本企业依旧活跃,比如他们提供了35%的波音787飞机的零部件,就不要提夏普们领先的面板生产能力了。
面对日系企业的溃败,中国人压根没必要去找快感,更不能盲目地乐观,而那些隐形的冠军,更是充分地告诉我们:技术沉淀、严苛的品质理念永远不会过时,即便这些不能保证日企长胜不衰,但足以让他们的灵魂永存。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