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则可能是语法的开端,但语言心理学家苏珊·戈尔丁·梅多和其他同行发现这种规则也会出现在其他许多非语言系统中。例如,当人们用图片表现动画情景或健全成年人只用手势交流时会遵循这种顺序规则,没有学习过手语的失聪儿童也会遵循这种顺序。在戈尔丁·梅多的《语言弹性》中,她说到,
孩子们由于无法接触到语言而发明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手语系统被称为“哑语”。这些交流系统会受到孩子们的词汇量和他们所能创造的语序种类的限制。
这样看来,主体-动作这种语序并非是语法规定的,而是来源于一些基本的试探,这些试探仅仅依赖于表意本身,是一种实用的变通方法。Emoji似乎也遵循这样的系统。
然而,有人认为尽管现在emoji很简单,但是这可能是它们以后创造复杂结构的基础——虽然目前emoji还不是一门语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发展成一门语言。
20世纪70年代,尼加拉瓜首次让该国的聋哑人在同一间学校读书。这使得他们创造出了的新的尼加拉瓜手语,并且这一系统还在不断发展。
在手语中也存在着一些先例。20世纪70年代,尼加拉瓜首次让该国的聋哑人在同一间学校读书。他们在相互分享了自己创造的手语系统之后,一种更复杂的系统开始出现了,随着更多人的加入,这种系统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最终他们创造出了新的尼加拉瓜手语,并且这一系统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一门新语言要诞生了?
那么如今风头正盛的“emoji视觉语言”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发展成一门真正的语言吗(并且具备真正的语法结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考虑emoji的内在限制条件。
Emoji和文字一样都是可以输进电脑里的。但是,和文字不一样的是,大多数emoji是作为一整个单位出现的,除了那些用颜文字表现的表情符号如:)和;)。在编写文字时,我们需要用一个个构建模块(就是字母)去创造出一个个单位(也就是单词),而不是通过搜索单词列表来找到这个单词。而图画与之相似,它们都是将简单的构建模块(如线条和形状)组合成更大的单位(具象图画)。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