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发明常常会令人振奋,一旦普及却可能造成许多恐慌。生活在这个时代,一个切身的体会便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千万人的职业选择。打车软件的应用近乎消灭了出租车行业大半,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联合,更是重构了无数传统的行业。近期,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CPI数据的第一时间,腾讯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梦幻写手)写出新闻稿的消息爆炸开来,迅速成为传媒界议论的焦点。记者圈开始出现焦虑性的争论——— 到底我们何时会失业?
往前推两天,即9月8日,智能机器人助手“度秘”,据说会让每一个人用得起秘书。未来,记者转秘书的梦想恐怕要破灭了。再早一些,微软第三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也杀回微信,自称17岁陪人聊天是其强项。而马云提到的软银已经正在批量生产投向市场的情感机器人“pepper”,因为价格只有1万出头,可能将我们直接带进了“机器人进入普通人家”的时代。
如果将目光转向更大范围,全球性的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Facebook,以及国内声名鹊起的科大讯飞、大疆科技甚至华大基因,都在向充满奥秘但商业价值庞大的“人工智能”领域迈进。一夜之间,人工智能似乎变成了互联网+之后更为火爆的概念。谁不涉及人工智能,谁似乎就要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时下,舆论对于人工智能充斥着误解,以及自我矛盾的两极化预言。主流的商业性报道、评论或演讲,更多看重的是这一市场的庞大、利润的可观,他们通过描绘人工智能时代生活的无限便利,来进行产品的推广抑或机构的融资。另一种带有演绎色彩的文学、科幻作品,则更乐意将人工智能的结局想象成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对立、冲突乃至战争。
对商业价值的极度崇拜,对伦理崩塌的深度隐忧,构成了两种重要的论调。在笔者看来,商业价值的狂飙突进是大势所趋,伦理隐忧的讨论却存在种种误区。基于此,本文打算暂且搁置对人工智能商业价值的探讨,而主要聚焦我们所关心的另一个话题: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伦理困境?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