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而言,“智能”并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各种被冠以“智能”名义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用的办公、学习、餐饮、出行以及各种其他工具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智能化”或者说“被智能化”的道路。
那么,相对于“升级”之前的原型,这些“新产品”的“智能”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从表面上看,这些“智能"产品具备了社交、娱乐、监测等一种或多种普通产品所没有的功能。不过从功能实现的技术手段上看,并没有太多新鲜或者高深的地方。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产品的在技术上的”智能“通常可以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独立系统
智能手机可以算的上是智能产品的先锋,而拥有独立的系统是手机智能化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种升级模式同样体现在后来的智能手表、电视以及未来的智能汽车上。
二、可连网
于传统的产品相比,目前市场上存在一批以”可连网“作为最大技术亮点的智能产品。
这里所说的”网“通常包括互联网和电信网两种情况,与之对应的是Wi-Fi和3G/4G技术。这几种技术目前都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厂商只要引入所需要的芯片就可以实现连网的目的。
无线网络连接,可以通过Wi-Fi芯片实现。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相框等就是这一技术的典型应用。现在国内公共Wi-Fi环境的普及率并不高,所以仅靠这项技术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某些产品实时连网的需求。第二种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产品对网络环境的依赖程度,即利用SIM卡接入电信网。平板的4G功能、某些儿童防走失定位手表等产品就是借此实现的。
三、非按键式的控制方式
传统的电子产品,通常是用接触式的物理按键实现控制功能的。传统的电子表、功能手机、空调遥控器等。但这种方式在智能产品已经很少见了。那么,这些产品又是如何实现控制的呢?
最常见的就是手机端APP控制。手机与产品之间的通信则通过蓝牙或者Wi-Fi得以实现。这相当于在手机和产品之间形成一个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局域网“,通过特定信号传递事先设定好的指令,从而实现控制功能。传说中的”格力万能遥控器“就是想借助这种模式。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