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与可口可乐相比,Uber和Airbnb能学到什么?

与可口可乐相比,Uber和Airbnb能学到什么?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8-16 20:47:40 | 阅读:184 |  标签: Uber   | 分享到:

上世纪20年代,一种译为"蝌蝌啃蜡"的饮料进入中国,中国老百姓一看这名字,纷纷猜测这带着一股中药味的黑糊糊的冒泡汽水似乎跟蝌蚪有什么“不解之缘”,于是谁都不想当那个“第一个吃蝌蚪的人”。

眼看着中国市场打不开了,这个公司的高层就决定,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中文译名,最终"可口可乐"这个名字击败了众对手,也由此打开了可口可乐中国商业之门。

这家诞生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企业,从入华至今一直保持着极高人气,除了拥有一个好名字被人津津乐道之外,其如何打开中国市场的案例也数次被商学院写入教材。

然而,其他美国公司就不如可口可乐那么幸运了。在美国旧金山起家的Uber近日就宣布,被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滴滴收购,要知道,这两家公司在过去的两年,为了争夺司机、乘客和市场份额,在中国掀起了专车补贴大战,两者大约融资了200亿美元。但是,最终Uber中国却还是被中国本土公司滴滴收购。

另一边,Uber“好朋友”Airbnb一直不温不火的存在在中国市场,这家公司依靠房屋租赁已经做到了255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独角兽”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Uber和小米,但是在中国市场,除了互联网圈的人知道之外,鲜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可口可乐入华的时候,把碳酸饮料的文化带入中国,世世辈辈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人餐桌必备。20年后,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美国公司试图把共享经济文化带入中国,结果却不那么乐观。

当然,可口可乐和共享经济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是在如何获得中国人“芳心”的话题上,可口可乐确实更有发言权。那么,以Uber、Airbnb为代表共享经济到底是如何被它们的学徒打败的?

缺少强有力的中国管理者

不能“本土化”是所有外企入华的通病,Uber和Airbnb也不例外。

入华初期Airbnb显然考虑到了这点,就在本土挑选了选择了红杉资本和中国宽带资本作为合作者,意在打造一支本土化团队,然而,过程并不顺利。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