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经历三年高速增长的小米,在2015年却慢了下来,除了14年末推出的小米Note外,整个2015年,小米很少再拿出一款足够有分量的机型。而小米的竞争对手之一魅族在获得阿里融资后,开启了几乎每月一场手机开发布会之旅。
小米总裁林斌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在产品定义方面出现失误。以小米note为例,这款手机是2014年年底定义的产品,到发布的时候研发了一年多,正是因为研发的迟滞,导致2015年时,用户会说小米note怎么没有指纹,也不是全金属呢?用户就觉得这个产品不是他们想要的。
而匆忙推出的小米4C更像是一款为了填补旗舰缺失的空白,提高出货量的过渡产品,由于市场定位问题,小米并没有给予这款中端产品太多的研发支持,只是把印度市场出售的小米4i更换了处理器和做了几处更改。
冲击高端受挫,陷入"血海"苦战
小米Note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一次尝试,从高配版一度超过3000元的定价可以看出小米的野心。然而从市场反应看,这次尝试并不深成功,一方面小米Note错过它最佳销售时期。另一方面小米缺少核心"黑科技"支撑。
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市场的成功与否,决定这家品牌能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近些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火热,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千元机市场的基础。奇酷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手机)企业要有第一年敢赔多少亿的胆量才能玩"。
"性价比"无疑催熟了中国的智能机市场,带给小米、魅族、一加等新兴互联网厂商以及华为、联想等传统手机厂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样存在。"价格战、口水战"等让国产手机厂商长期陷入不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压榨下游代工厂,导致整个行业畸形发展。
即使打价格战,国产厂商也要面临市场饱和的问题,来自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比下降4%。Gartner调研公司总监Anshul Gupta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