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用户来说,运营商提供的多种流量包如本地流量包、闲时流量包、定向流量包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优惠,但用户不知道1G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1G怎么就用完了,而且叠加使用很容易导致用户混乱;而如今清零政策即便是已改为双月,也一定程度降低了用户对运营商服务的满意度。与此同时,手机应用在后台消耗(偷跑)流量的问题仍在存在。虽然即时通讯类应用如微信、QQ等需要接收消息在后台消耗一定流量,但绝大多数应用不需要通过流量来维持后台运行,用户担心的恰恰是“4G来了一夜房子归移动”这种事。
显然还是互联网公司更懂用户想要什么,于是在过去2年间,面对运营商在价格上的一再退让,反倒是流量管理应用应运而生。诸如360手机卫士、百度手机卫士、腾讯手机、金山卫士等所谓的流量管理应用甚至爆发了竞争的局面。那么问题来了,鉴于运营商之前和互联网公司的定向流量合作,这些应用是否能够在为用户管理流量的同时,站在运营商的高度上,管理流量与内容的双重运营?而他们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呢?
我们认为,根据目前移动应用的特点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流量与内容管理至少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可以根据用户兴趣、使用场景、热门程度灵活定制流量包组合,比如用户经常使用的微信专用流量包、新闻客户端专用流量包、热门网游专用流量包等,提供价格上的优惠;其次是能够提供流量监控,监控精细度最好具体到分秒,具体到每一个App,不存在重启后的统计错误,让用户心中有数的同时,也避免有所谓冤枉运营商的事情发生;最后通过互联网公司的第三方手段,做到真正的流量不清零。
众所周知,传统运营商发布的几百MB或者几G流量包实际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清晰的感知,但如果流量内容管理应用具备上述特点和功能就可以把流量包具体到符合用户个性和习惯的特定应用上(例如微信、某新闻客户端等),加上监控功能,让用户能够产生信任感,大胆使用流量。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疑意味着用户更多的消费和自身服务的运营增值。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