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
如果你分析一下你的行为,在我一开始提到的微信规则下,所以你是先看到折叠的简略信息,如果勾起了你的兴趣你才会去点开它,实际上往往这类游戏缩略信息都是在设置悬念,于是你在点开前,因为微信的规则,会被引导进行极为短暂的思考,思考谜底是什么,勾起你的好奇心,再加上你的解谜成本非常低,只是点开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你特别忙的时候你真的会玩那些需要复杂解题步骤的东西么),于是你会抱着试一试的好奇心态点开,最后点开后给你的反馈往往又是转折极大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完成了整个产品体验过程的升华。
促成了对你的轻微捉弄和自嘲,你有些许不甘心但更多的是觉得有趣。互动性也很好。而且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往往只有两句话,所以对你造成的阅读压力也非常小,迎合信息爆炸环境下人们的阅读习惯,造就了整个体验的轻松有趣。我每次发朋友圈文字都会人为的尽量缩减缩减再缩减,就是基于这个考虑的。
总体调性:
贱,无聊但是有趣,充满自黑自嘲和捉弄的意味,刚好与年轻群体的自我认同相符合。可以与最近些年年轻人中火起来的那些网络词汇,进行对比。
我现在解释为什么根本原因是无聊但不是在说废话。
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无聊,只是程度不同,下面这段很好的解释了“猎奇心理”为何因此产生。2005年,沃丹洛维奇和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克雷格·华莱士(J. Craig Wallace)以及西佛罗里达州的史蒂文·卡斯(Steven Kass)在BPS(Boredom Proneness Scale无聊倾向表)分析中指出,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
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说是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
二是自身的调节能力。沃丹洛维奇认为,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容易无聊,他们在BPS测试中的得分也更高。外向的人得分往往会更高,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外部刺激来摆脱这种无聊感。所以如果你感兴趣或许可以看看朋友圈是否男性以及外向的人更爱玩这个游戏。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