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消费者的本能心理,总希望通过一些工具来评测手机的性能好坏,跑分无疑是一部手机优劣的直接表现。笔者相信跑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部手机性能的好坏,但分数并不能决定一部手机流畅与否,更不能为用户体验打保票。跑分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已经绑架了手机厂商,那么又是谁在推动评测跑分的轮子。
至今依然是PC上最常见的跑分软件鲁大师就是评测软件的范例,如此的跑分测试概念也多出于此。原本这只是手机用户测试性能好坏的工具,但手机厂商们的眷恋改写了手机评测软件的命运。
国内外有多少手机测评机构没有人知晓,或许行业里有一些专门的评测机构,也有Fview等一批评测媒体,但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是手机的评测者。无数的评测文章或视频里,把跑分作为断定手机好坏的绝对因素,一场全面跑分的盛举便由此展开,而专业测试的手机软件也是百花齐放,细细数来包括了glbenchmark、3Dmark、鲁大师等等。
手机厂商为了能够彻底的把控自己在跑分排名上的地位,就采用了直接收购的方式并且做了“王婆卖瓜式”的营销,比如雷军的一声“不服跑个分”让跑分和“发烧”连接在了一起,至此之后在发布会上秀跑分也就成了小米的惯例,并重金投资了手机评测软件和一家测评媒体。
与之同时,关于跑分的一些负面也被爆料出来。荣耀多次声称自家产品被修改跑分规则,也传出了小米刻意优化CPU以获得更高跑分的消息。当魅族也在发布会上秀跑分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为了高分而偏离了系统优化的本质。《福布斯》也报道过手机厂商在Geekbench等所谓的综合性能测试软件上造假的新闻。
厂商旗下的跑分备受争议,手机评测软件的发展自此走入了一个迷失自我的乱局。
跑分的下一站:体验评测
不可否认的是,跑分是最容易让用户接受的评测标准,跑分的价值仍旧存在。用户总需要一种对比不同机型差异的工具,即便跑分不再受宠,总会有其他评测标准诞生。雷军有些话没有说错,用户还是需要了解一个手机的内部到底能带来多少的“动能”。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