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B2B交易平台模式正在不断成熟,是互联网拥抱传统行业的最好的切入点。随着这样模式正在迅速地覆盖到更多行业,不仅限于大宗商品领域,一定有越来越多能打薄利益层级,为交易双方带来行业价值的好公司产生。
这是几乎每一个交易型B2B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选择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行业特点,更取决于上面提到的六个指标的不同组合情况。
显然,从大宗商品领域看,他们的切入点都是撮合模式。因为上下游足够分散、价格波动大、商品标准化,在传统的线下,就已经存在着很多做撮合的黄牛。撮合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传递这张牌,先通过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把买卖双方都拉上来做匹配,解决了线下信息传递的不够快、不够透的问题。同时,交易流水起量最快,行业的搅局力度最大。
自营也分两种,一种是先撮合,再加自营业务,如找钢网,再如新晋上线的找煤网,都是着眼撮合,在撮合基础上打爆款推自营量;另一种是上来就做全自营。
先撮合,可以树立平台的公信力,打造品牌,最重要的是能汇聚下游客户。当交易量达到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再挑个别品类做自营,比如利润高的品类。当然,前提是撮合业务足够大,行业参与者都习惯了平台的存在,逐渐开始依赖于平台,甚至于平台把中间某些冗余环节已经短路掉了,B2B才有做自营的资本。否则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可能两头都做不起来。
如果一开始就做自营,意味着要用自己的钱在行业里砸个坑出来。利润厚、客户粘性大的时候,比较适合这种模式,行业足够大,砸个小坑也能赚钱,后续再慢慢扩大客户群。不过,改造传统行业的任务往往是艰巨的,仅靠VC的钱并不足够,何况2B领域的烧钱也远不如2C领域来得有效果,自营模式的公司很有可能会囿于一隅。
不过从盈利的角度,自营意味着利差都是自己的,交易闭环很容易,订单交付的把控更严格,做金融的风控更方便,数据也都没有任何水分。如果难以自营,那么就做好撮合,最起码要做有交易闭环的撮合。
和2C领域一样,B2B平台也免不了大规模地地推和补贴烧钱,前面的投入都是为了后续的盈利。当市场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市场地位相对稳定的时候,B2B其实比O2O更容易开始盈利。至于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猪身上,要看情况。
比如,有的靠商品流通本身来赚钱,有的靠相关的服务来赚钱。线下商品的流通在每一层级都会有加价,而不同环节创造的价值也不同,最接近上游的一级代理往往承担着压库存的责任,二三级分销商负责把销售面铺开,而次终端零售商(或称贸易商)则负责揽客以及给终端客户账期(即赊账价值)。其中,与产业链上下环节的议价能力,以及在该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了他们能够获取的毛利率和利润规模。
一般来说,大宗商品的流通,比如钢铁、大通塑料,除去次终端,流通环节的利差空间大概在百分之一以内。而越是非标准的产品,不透明的成分越大,利差空间也越大。
当然,上述这只是流通利差考量的维度之一。如果能直接赚利差,无疑是遇到了一只求之不得的肥羊。如果长期来看,平台都应该把利差让出去,用以笼络上下游,那么就需要寻找一只更好的现金猪了。B2B平台上,目前大家最看好的衍生价值一个是金融服务,一个是物流服务。
在流通环节,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贸易商,他们似蚂蚁雄兵,共同完成了各个行业巨额的商品流通。同时,他们也是很难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要么体量不是很大,要么盈利空间比较有限,资产相对较轻,难以找到适合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模式,或者他们本身的违约风险非常大。
如果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很好地深入到行业,和他们的业务结合起来并做好风控,那么金融服务就能顺其自然地开展起来。结合仓储物流的货权质押贷款、基于交易数据的信用贷款、应收账款保理、供应链金融,都是目前很好的金融业务形态。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模式有待探索。
说到物流服务,需求最大的是大宗商品领域。不同行业的物流成本不同,比如钢铁、大通塑料领域,物流成本能占到全部成本的5-10%,而比如煤炭等领域的占比会更高。一个万亿级的垂直行业,所需要的专业化物流服务能达到千亿元规模以上。B2B平台往往有集约化的优势,把订单聚拢,对接第三方的物流平台或者自己整合出一块物流业务,有利可图是显而易见的。
B2B的领域,如果能闯出一匹整合物流和金融的的黑马,应该会是这个“互联网+传统行业”春天里最大的赢家,且不论是否拥有行业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单以便捷的物流服务和可靠的的金融服务支撑,只要养成一定的客户依赖度以及培养足够的客户黏性,提供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大宗商品行业的“淘宝”‘“京东”也指日可待。源码资本也会在该领域持续的观察和布局,和更多创业者一起合作,期待下一个巨头的诞生。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