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收益渐趋缩水,你还在用余额宝吗?

收益渐趋缩水,你还在用余额宝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时间:2015-08-05 09:39:58 | 阅读:170 |  标签: 货币基金 余额宝   | 分享到:

作为金融创新标杆的“宝宝”类产品,如今卸下了理财市场“人气王”的光环。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宝宝”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9%,首次跌破4%;“宝宝”产品占三分之一的货币基金,规模也较一季度末下降0.25%。收益规模双双缩水,步履维艰的“宝宝”们路在何方?

收益渐趋缩水,你还在用余额宝吗?

2013年6月,第一个“宝宝”余额宝上线,在问世5个多月后规模迅速突破1000亿元,开户数超过2900万户,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首只突破千亿元的基金。随后理财市场上掀起了一阵“宝宝”热,先后“诞生”了60余个“宝宝”。

进入2015年,“宝宝”们的收益率与市场规模逐月缩水,双双遭遇“滑铁卢”。作为“宝宝”类产品标杆的余额宝近三个月来规模也缩水近1000亿元。截至目前,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为3.26%。这个收益率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差距已接近,倒挂现象在逐渐缩小。“宝宝”面世初始,收益率倒挂现象普遍存在。2013年6月底,余额宝刚问世一个月就以连续一周超过6%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用户。到今年1月,只有微信理财通挂钩的华夏财富宝货币实现了超过6%的收益。而此时的银行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还在3.75%水平。随时申赎的“宝宝”类产品收益远超一年期银行定存。

但是今年随着分级基金横空出世,市场热点转移,各大基金公司开始纷纷追逐这类管理费收入更高,渠道营销成本更低的热点产品。“宝宝”产品的生存环境大不如前了。“经历过4%、5%高收益率的投资者虽然现在对2%、3%的收益不感兴趣,但对于现金资产不够银行理财门槛的个人投资者,以及因为股市波动需要找临时避风港的投资者,‘宝宝’类产品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深圳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此外,利率环境对货币基金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宝宝”类产品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过渡产品,中国的“宝宝”产品会否重复美国Paypal货币基金消失的命运?即使不会重复,也不会再有远高于一年定存利息那样“倒挂”的超高收益了。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