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明的就只有一点,国产厂商不是不愿涉足产业链上游大搞创新,而是不能这么玩,时机不对,资源也不允许。毕竟商人以盈利为目的,把自己玩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而一旦我们明确了国产厂商们的市场定位,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搞性价比了。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国产手机制造除了资本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进入门槛:系统是现成的,核心零部件可以买,设计和制造可以外包。而在如今这个热钱涌动的年代,资本又往往是最不可能成为门槛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搞软件的,还是做视频的,亦或是教英语的和说相声的,都想往这个行业里面插一脚,而且有些人还真做的相当不错。如此看来,这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经济学的同学就会知道,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最终都会在零经济利润的时候达到均衡。也就是说你在这个行业中能赚到的钱,和你把所有的投入放到别的行业中能赚到的钱没什么区别。这个时候,行业内的企业没有退出的动力,行业外的企业也没有进入的动力。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假设,真实的经济状况无疑要复杂很多,但这一原理却阐明了一个充分竞争行业的发展趋势。国产手机的性价比策略,其实是暗合了行业发展的大势,它让手机行业提前接近了平衡,但也只是接近,平衡还远远没有达到。因为我们看到,还有许多的行业外人士想在手机圈里面插一脚,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有利可图。这种利并不像直接利润来的那么明显,如果你真相信“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说法,我只能说,这些猪就是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散户,以及想要弄点股份骗散户的投资者。
接下来我们再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我国的消费者是一个存在严重思想矛盾的群体:一方面,经历过制造业野蛮发展的消费者存在着国产质量差的思维惯性,对国内产品存在着天然的排斥,对国外的产品存在着天然的好感,即所谓的崇洋媚外;另一方面,亚洲人所具有的集体主义思维,又使得国人对国产品牌有一种非理性的偏袒,即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其实,我一直认为那些国产手机的批判者有着更深的民族主义情结。正如那些高喊“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的可爱球迷,他们在批判的同时其实怀着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心理。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