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最新一期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文章,对“濒死体验”背后的科学解释和唯心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2014年的影片《天堂真的存在》(Heaven Is for Real)在美国斩获了9100万美元的票房,该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儿告诉父母,他在接受紧急手术时灵魂出窍上天堂的故事。这部影片改编自201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至今已经销售1000万册,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榜长达206周。
无独有偶,另外两本讲述濒死体验的书也分别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榜94周和36周,分别是艾本·亚历山大(Eben Alexander)的《天堂证据》(Proof of Heaven)和玛丽·尼尔(Mary C. Neal)的《天堂归来》(To Heaven and Back)。前者讲述了作者在脑膜炎引发的长达一周的昏迷中获得的濒死体验,后者则是讲述了作者遭遇独木舟事故而沉入河中后遭遇的濒死体验。(2010年出版的《天堂归来的男孩儿》(The Boy Who Came Back From Heaven)的主人公最近承认,他的所有相关言论都是编造的。)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细节描述不同,但大致体验却惊人相似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已经有几十本甚至几百本关于“濒死体验者”的采访图书出版,而他们的故事也基本相似。尽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细节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大致的体验却惊人相似。西方的濒死体验研究最为前沿。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提到了浮在空中俯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景象;步入超脱凡尘的美妙世界;看到天使和上帝等神灵;遇到早已死去的亲人或朋友;感觉与万物相连,体会到强烈的爱意和幸福;最终被迫离开幻境,回到自己的肉身。
很多濒死体验者都表示,他们的体验既不像梦境,也不像幻觉,他们经常会用“比生活更真实”来描述这种体验。这些人之后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往往难以融入日常生活。有些人在事业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还有的离开了自己的伴侣。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