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一次公开活动上,首次对外展示了格力手机,并宣称可以“3年不换”,另外一个则是创办疯狂英语的李阳准备推出“李阳疯狂手机”,而且很快就要上市了。
面对这两年疯狂增长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很多跨界的明星和企业都开始涌入到这个市场:韩庚、周杰伦、崔健、王自健,格力、美图秀秀、爱奇艺……总之,给外界的感觉是:现在做智能手机的门槛已经很低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智能手机诞生的标准流程相当麻烦
通常来说,一部手机诞生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包括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师要考虑到手机外观、手感、材质、颜色的搭配,搭建手机内部的零配件。最麻烦的就是软件设计,因为软件开发必须不停的迭代更新:开发新功能、修复漏洞、运营维护等。
从很多厂商公开的信息来看,尤其是一些企业高管在社交媒体“直播”公司手机诞生,设计环节往往是最耗时的,长的甚至能达到近一年左右的时间。
其次是资源开发。负责资源开发的员工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资源,如新材质、新的手机组件、测试器材等,当手机开始试产时,他们要保证生产线上所需要的所有生产物料齐备。
接下来,手机要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样机出来后,就要进行各种看似近乎“变态”的测试。
手机的测试称得上是五花八门,如压力测试,用自动测试软件连续对手机拨打1000个电话,检查手机是否会发生故障;温度测试,让手机处于不同温度环境下测试手机的适应性;按键测试,借助机器以给设定的力量对键盘击打10万次。此外,还有抗摔测试、静电测试、灰尘测试等等。
三星手机测试实验室
如果样机成功经受住考验后,就要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批量生产是技术含量较低、但却又是最麻烦的一步,因为手机厂商要协调零部件厂商供货、组装厂商排期。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