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清华博士揭秘:小龙虾致病真相

清华博士揭秘:小龙虾致病真相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6-06 14:32:54 | 阅读:130 |  标签: 清华大学   | 分享到:

导读

每年夏天,小龙虾都可谓是餐桌上最耀眼的主角,火红的外壳,激发起大饕们的食欲,劲道的虾仁,挑逗着食客的味蕾,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小龙虾的美食季节。与此同时,关于小龙虾的各种流言也是从未停过:有的说它其实不是虾而是虫,有的说它会富集重金属……在你咬下虾壳之前,最好还是花上几分钟来了解下面几个事实——

患上哈夫病,小龙虾到底是不是真凶?

2010年,因食用小龙虾,南京有23人罹上横肌纹溶解症,人们将目标锁定在“洗虾粉”上。但事故调查的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这一疾病居然源自小龙虾本身,并不是人为造成的。换句话说,就算小龙虾的养殖、运输以及烹饪过程都符合规范,它依然是有风险的。

那么小龙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现代科学并没能从原理上进行解释。

从1924年以来,因为食用水产品而导致患上横肌纹溶解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有发生,病理过程也都没有被揭示,医学上只好将这类病症统称为“哈夫病”,并猜测是由某种未知的毒素所导致。在大量的哈夫病案例中,三文鱼、鳕鱼这些听上去非常纯洁的食材,恰恰也是引发疾病较多的元凶。小龙虾致病,虽然说比较罕见,但也并不是孤例,至少2001年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就曾爆发过相似事件。

清华博士揭秘:小龙虾致病真相
(图片出自网络)

所幸的是,哈夫病虽然病来如山倒,一般吃完水产品之后的24小时内就会发病,但治疗的难度并不算大,致死率大约为1%,也没有特别凶狠。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哈夫病的患病机制似乎有随机性,但在小龙虾致病事件中,食用量还是一个较为关键的依据,多数患者短时间所吃的小龙虾数量都明显超出常人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节制地享用美食,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远离未知病害。

哈夫病带来的美食禁忌并没有冲淡吃货们对小龙虾的美食追求,毕竟这事儿概率也不大,但有些事情可就不能掉以轻心了——小龙虾和它的众多生物学近亲一样,也是寄生虫偏爱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一种叫做肺吸虫的寄生虫。相比于哈夫病来说,它的破坏力就要大多了。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