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特尔一位发言人向媒体证实,英特尔将取消面向移动设备、代号为 SoFIA 和 Broxton 的凌动(Atom)处理器的开发。换言之,英特尔将会退出智能手机芯片市场。
在这之前,英特尔为移动处理器投入了超过 100 亿美元,但这并没有帮助他们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处理器市场建立起根基。
英特尔涉足移动芯片市场的历史并不短,早在 2010 年就通过收购英飞凌无线事业部涉足移动芯片业务,不过那次带有试探性质的投资并不成功。随着平板电脑市场的爆发,英特尔选择了迂回策略,重金投资平板芯片。在巨额补贴策略下,英特尔在平板市场份额一路飙升,2014 年,英特尔的平板电脑处理器出货量达到了 4000 万块。但当他们不再补贴的时候,市场份额也应声下跌。
另一方面,平板电脑市场此后不久就陷入了衰退之中,数据显示 2016 年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下滑 14.7%,连续第 6 个季度下滑,而英特尔也未能在规模更大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有所斩获。
作为PC时代的统治者,Intel为何没有能在移动市场取得成功?如今Intel撤退,是无望败退,还是以退为进呢?
一、错过的机会
Intel是移动市场的先行者,早在iPhone出现之前,英特尔就开发过高性能的PXA系列处理器,成为了当年WM手机的主要CPU供应商。
但很不幸的是,就在iPhone推出前一年,英特尔卖掉了移动部门,结果iPhone用了ARM指令集的三星芯片,此后跟风的安卓手机也用了ARM指令集的芯片。这样ARM成为移动领域的标准。而英特尔的X86反而成了后来者。
应该说,英特尔一直在努力,它努力的把ATOM处理器的功耗降低,达到手机可以使用的水平,同时还收购了英飞凌的基带芯片,掌握通讯技术。但是,面对ARM已经成为标准的市场,英特尔反而成了后来者,要用高额补贴才能推动普及。
实际上,英特尔的高额补贴做的卓有成效,2014年4000万台平板的销量也确实客观。但是,就在英特尔高额补贴努力的时候,移动市场却出现了变化。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