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机器人会将iPhone屏幕从背壳上拆下。设备通过传送带抵达下一站,接下来要拆解的是电池。在拆卸电池时它可能会破损,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Liam很安全,因为它不需要人干预。
手机组件按不同的方式收集:吸盘吸起螺丝,送入小管道,然后存放在附近的容器内;SIM卡槽丢进系统下方的小桶中。每个工作区都有一块小型显示屏(不是iPad,有些奇怪),它可以追踪机器人的内部构件,跟踪设备的处理进程。如果拆卸组件时碰到了问题,比如卡在了机壳中,屏幕会告诉你“尝试失败”。如果电池的温度过高,系统也会注意到。
(图4:螺丝通过管道回收)
在一些岗位上,两台机器人会组队工作:比如,iPhone可能因为腐蚀而返回,第一台机器人需要尝试5次才能拆除螺丝,这时第二台机器人会在同一设备上执行其它拆除任务,速度不会受到影响。苹果宣称Liam拆解各个组件的成功率高达97%。
苹果已经对拆解流水线进行了优化,如果某个机器人发生故障,整个处理流程可以继续运行30分钟,直到后备机器人重新上线。如果故障无法快速修复,操作员可以临时介入,帮助机器完成工作;另一名工程师赶紧修复机器人。
Liam拆解一台iPhone只要11秒。照此计算,一小时可以拆解350台手机,一年可以拆解120万台。苹果不愿意透露Liam何时开始投入运营,它只是强调说Liam仍然处在研发阶段。从目前的安排来看,周一到周五Liam需要工作,周末“休息”。
(图5:拆解屏幕)
从概念到现实
Liam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为了完成项目,苹果聘请了一个专业工程师团队,规模不大,他们负责设计Liam;另一个苹果团队为拆卸流程编写程序。为了寻找拆卸iPhone的最佳方案,Liam工程师深入研究了智能手机组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团队拜访了分解技术工厂,他们最终认为自动化——让机器人协助——是完整移除原材料的最佳方式。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