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通信五乱象:用户信息为什么会泄露?

通信五乱象:用户信息为什么会泄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时间:2015-09-07 09:39:02 | 阅读:146 |  标签: 信息安全   | 分享到:

“现在电信骚扰已经与省级运营商的KPI挂钩,也会涉及罚款。当骚扰投诉超过设定限额后,多一条骚扰号码投诉将罚款数千元。”郝智超介绍,“这一规定前两年就有,但近来实行得越来越严格。”

四问:软件商还能如何作为?

在短时间内信息泄露难以彻查、骚扰分子难以绳之于法、运营商难有作为的现状下,处于终端的安全软件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倒是为用户挡下不少骚扰信息。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用户规模达到4.87亿,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3.18%。中国手机安全软件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74.2%,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安全软件的“强大”之处在于,用户在接到骚扰短信或电话后,可利用安全软件对其进行骚扰标记。其他用户在看到标记后,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与需求选择查收/接听或拒收/挂断。

但郝智超也指出,在骚扰号码的认定和处置上,目前还欠缺统一的标准。“有些号码在安全卫士平台上已被标记到1万次,可仍然能够外拨——难道就不能干脆把它停掉吗?”

此外,标准的欠缺还体现在,一些被标记为骚扰电话的号码,反倒是正规银行、运营商、企业客服等。因此,电话邦战略合作部副总裁刘博涛认为,建立可信号码信息服务联盟,通过大数据分析增加标记准确度,联合手机厂商鼓励用户主动纠错后,再统一进行人工电访核实,可能是解决之道。

据悉,12321举报中心在工信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正积极与运营商、安全厂商进行沟通,力图就此提出认定骚扰号码的相关规定。而在郝智超看来,大数据分析在判断骚扰号码时,确实有其一定的依据性。“现在客户端的标记,已可以足够认定该号码的骚扰行为。未来我们或许可以设定一些条件,通过标记渠道、标记次数、拨打行为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来锁定骚扰电话,直接对其关停。万一出错,也留一个申诉渠道。”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