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探索发现 > 正在“脱亚入欧”的李嘉诚,曾抓住这么四个浪潮

正在“脱亚入欧”的李嘉诚,曾抓住这么四个浪潮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5-01-22 09:20:33 | 阅读:99 |    | 分享到:
正在“脱亚入欧”的李嘉诚,曾抓住这么四个浪潮

1月9日,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联合发布重组公告(见虎嗅文《李嘉诚万亿资产大腾挪》)。引人瞩目的是,长江、和记两间香港公司重组后将变更为两间注册地为开曼群岛的公司——长实、长地(港人称这种手法为迁册)。


2013年以来,长江与和黄不断抛售亚洲资产,把资金投向欧州、北美和澳州早已引起广泛关注,迁册触动了港人本已脆弱的神经乃至掀起舆论狂潮。“李嘉诚看淡大陆、香港前途”、“李嘉诚与政府关系不好了”,还有人认为李超人欲擒故纵,先打压市场信心再收割优质资产。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要理解李嘉诚的真实意图,最好的办法是研究他的发迹史。平时不少媒体对李嘉诚的关注多聚焦于个人品质与领导力,如:作为领袖,要比其它人花更多时间筹划未来;市场好景时,不会过分乐观;市道下跌时,也不过分悲观;不论你有多强壮或能干,只要你心胸不广阔,你不会成功等等。这些成功学鸡汤并无多少营养。不妨换个角度,看看李嘉诚一生抓住了哪四个浪潮。一般而言,每个这样的浪潮都能使成功的弄潮儿身价增长百倍,李嘉诚连抓四个,终于使个人财富达至万亿规模(十的十二次方)。


第一个浪潮:人口红利及工业化


解放战争后期,大批逃避战争的人们涌入香港。这些被称为“战争难民”的内地人,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有产阶级”。到1950年,香港人口从战争刚结束时的50万人激增至220万人。此后,大陆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东南亚“排华”,在客观上都促使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流入香港。据维基百科估测,1950至1980年间,大陆逃港人数达200万到250万。


战前香港几乎没有工业,经济结构为单打一的转口贸易。二战结束的一段时期内,香港资金和劳动力的密集程度,在满目疮痍的世界可以说无出其右。天时、地利使香港一度成为“世界工厂”之一。


1950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2岁的李嘉诚用东拼西凑的5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此前,他凭艰苦卓绝的打拼在一家塑胶公司任至总经理,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经过八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到1958年李嘉诚终于凭借“塑胶花”赢得人生第一桶金,是年长江塑胶厂营收、净利润分别突破1000万港元和100万港元。


香港地域狭小、缺乏科技及工业基础,制造业只能主打塑料、五金、纺织等轻纺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李嘉诚没有沉湎于“塑胶花大王”的桂冠。他预见到香港制造业前途艰辛,在第一时间把从制造业赚取的资金投入地产。


果不其然,到1960年,李嘉诚起家的塑胶及玩具业已挤进557家公司,1972年,增至3359家、从业人数占全港劳工总量的13.2%,其中半数以上专营或兼营塑胶花。由于原料进口被洋行垄断,加之中东石油危机,1973年香港塑胶业一度被逼到生死边缘。此时,已是地产大享的李嘉诚积极组织塑胶行业自救,甚至从长江的库存中拿出12.43万磅原料半价卖给“友商”!


第二个浪潮:香港土地增值


香港地少人多,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5万到13万(旺角)。直到今天 ,居住一直是香港的大问题。此外,从转口贸易转向制造业还需要大量的厂房。再后来,香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并成为远东金融中心,对高档写字楼、酒店的需求极为旺盛。


1958年,李嘉诚从塑胶花淘到第一桶金后就动手在北角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建起第二座工业大厦。这两个只租不售的项目成为李嘉诚进军地产的基石。据港府公布的数据,1980年与1959年相比,工业用地价格上涨280.8倍;商厦写字楼用地价格上涨73.5倍;住宅用地价格上涨82.2倍。


1966年“文革”狂热感染了香港左派,“中共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移民潮、物业抛售潮应声而起。李嘉诚审时度势逢低吸纳,到1970年代初,持有物业达到35万平方英尺(3.25万平米),每年租金收入390万港元。此外,还持有7项在建工程。


凭着这点本钱,长江实业(1972年7月更为此名)于1972年11月在港上市,募集资金3150万港元。同一时期上市的新世界募集1.6亿港元,恒隆地产募集2亿港元,而新鸿基募集10亿港元。市值仅1.57亿港元的长实勉强位列“华资地产五虎”,根本无法与英资的置地相提并论。


在香港,看准人多地少、房地产必旺者大有人在,但唯有李嘉诚在历次大风大浪中(1966年狂泄;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香港股灾;1980年代中英谈判遇到波折引发信心危机香港股市、楼市崩盘;89风波、97亚洲金融危机、2007世界金融危机等)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条件进行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采取“人弃我取”的策略一次又一次成功抄底。


还有一点也很难能可贵,就是李嘉诚从不拘泥于所谓的“商业模式”,地产估值低时就多进少出(购入土地、兴建、出租),地产估值高企时则多出少进(建成物业出售而不是出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实系在香港拥有出租物业、在建工程及土地储备合计达7588万平方英尺,成为香港“地王”。没有一次踏空的李嘉诚,成为战后半个世纪香港土地升值最大的受益者。


第三次浪潮:英资退华资进


李嘉诚、包玉刚等华资精英崛起前,香港是英资洋行的天下,更确切地说是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记黄埔、会德丰)的天下。其中持牛耳的怡和洋行创立于1832年,故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说。和记黄埔为香港第二大洋行,业务涵盖地产及酒店、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及制造、基建和能源等领域,市值达到62亿港元。


1979年9月,在汇丰银行帮助下,李嘉诚仅以1.278亿港元取得和黄实际控制权(汇丰将所持的和黄债转股半卖半送给李嘉诚,而且只需付对价的20%做为定金即可生效),当时长实资产仅为6.93亿港元。


李嘉诚成为英资洋行的第一位华人老板,不少人认为只是侥幸得手、无法驾驭庞大的和黄。但令人惊叹的事实是,和黄这艘“旧航母”重新乘风破浪,净利润4年涨了4倍,自此李嘉诚获得“超人”的称号。2000财年,和记黄埔营收、息税前利润分别达到848亿港元和196亿港元。


1985年1月,李嘉诚以29亿购得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中“港灯”的34.6%股权。港灯是持有专营牌照的电力集团,与另一英资公司中华电力集团形成寡头垄断。李嘉诚觊觎港灯多年,却引而不发,当时机成熟仅用16小时完成决策及商务谈判。各国资本市场上,为夺“肥肉”明火持杖、鸡飞狗跑、旷日持久停牌的现象屡见不鲜,李嘉诚吞下港灯没有出现竞相抬价,反而折让13.5%(省下4.5亿港元),港灯甚至没有全日停牌,真是干净利落之极!


耐心等待、精心策划、审时度势、有勇有谋,就是这样,李嘉诚运用资本的力量一点点地将香港从“女王之城”变为“李家之城”。港人住的房子、用的电、上班的写字楼、干活的码头、购物的零售店,打电话、看电视……不论直接还是间接,香港人每赚一分钱、每花一分钱都撇不开与李嘉诚的关系!


英资节节败退并非因为无能,而与香港特殊的地位有关。以怡和为例,1949年,当时怡和的大老板为在大陆的资产奔走呼号,直到1952年才放弃努力,不仅元气大伤更留下心理阴影。数十年来,怡和对中央政府存有太多的戒心,虽然舍不得手里的摇钱树但对香港的前途却信心渺茫,奉行“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政策。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怡和海外投资遍及20多个国家,从英国房地产到中东石油,从夏威夷到菲律宾。英资洋行持续从香港抽血,每遇政治、经济风波更是不惜“卖儿卖女”,这是李嘉诚、包玉刚(吞并九龙仓)们一再得手的根本原因。


第四次浪潮:大陆房地产热


1978年9月,随家人逃到香港39年之后,李嘉诚作为港澳观礼团成员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从那时起的十年当中,李嘉诚没有急于投资而是到各地考察、捐款:1979年在潮州捐建“群众公寓”;1980年捐资2000万港元在潮州兴建两所医院。后来又参与捐建韩江大桥、累计捐资8亿港元创办汕头大学;1984年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款100万港元……


李嘉诚再一次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广布善缘、结交权贵、待机而动。当1989年部分外资撤离时,李嘉诚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款500万港元(此后至1996年又陆续捐出6000万港元)、为北京亚运会捐款1000万港元。同时采取惯用的“人弃我取”战略,迅速耀升为在大陆大投资最多的港商。两年后,李嘉诚获批兴建“东方广场”,20多个部级单位、40余个市级单位、100余个区级单位、1800余户居民还有麦当劳纷纷给“李超人”腾地儿。李嘉诚在内地获取优质项目的能力可见一斑。


十几年来,大陆房地产热、土地价格暴涨有目共睹。据业内人士估算,长和系在大陆的土地储备稳定在1500万平米到2000万平米之间。尽管李嘉诚否认囤地,但长和系开发缓慢,从拿地到清盘动辄十年以上。拿地时楼面地价仅几百元,销售时单价几万元,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值是客观存在的。


在BAT崛起前,大陆富豪榜前十位多数被地产商占据,他们的财富多半来自于土地增值。他们与李嘉诚之间不存在谁学习谁的问题,“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大家抓住了同一个浪潮而已。


今天的李嘉诚与半个世纪前的凯瑟克家族


事实胜于雄辩,抛售内地与在港资产、长江与和记迁册都是明摆着的,非要逼李嘉诚亲口承认撤资才算撤资?


迁册有充分的技术借口——BAT等众多中国公司的上市主体也注册在开曼……真是这样“森破”?上世纪八十年代未,香港掀起迁册风。到1990年12月,怡和、置地、大昌等77家上市公司将注册地从香港改为开曼、百慕大或英国,谁都不缺借口!


曾经,李嘉诚用行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迁册潮中长江、和记巍然不动;“港人主心骨”汇丰银行借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之机迁册伦敦,李嘉诚立即辞去汇丰银行非执行副主席职位(要知道,那不仅是荣耀,更意味着与汇丰密切的战略合作)。迁册意味着什么,李嘉诚比任何人都清楚!


其实,仅从长实近三年的现金流量表就可发现长实在收缩的端倪:


1) 企业处于扩张中,投出的钱多于收回的,投资活动造成现金净流出;处于收缩中,则相反。2011年,长实投资活动产生120亿元的现金净流出,2012年为28.4亿元净流入,2013年现金净流入升至68.9亿元(包括出售物业所获54.3亿)。


2) 类似地,扩张中借的比还的多,融资活动造成现金净流入。2011年,长实净融入127亿,2012年逆转为流出16.5亿,2013年净流出38.3亿。通俗地说就是:加紧还钱。


3) 2014年上半年,长实的进取动作只有收购澳州天然气商和加拿大机场停车服务公司两起,后者交易金额达27.2亿港元。


当年与英资洋行斗智斗勇,对手意兴阑珊的心态,李嘉诚可谓体会到了极致,所以他的一系列收购才那样从容不迫(我不急着买,你早晚要卖的!)。历史惊人地相似,如今86岁的李嘉诚,走上了当年谈判对手凯瑟克家族(怡和洋行之主)的心路。


“脱亚入欧”是李嘉诚深思熟虑的结果,“动静”如此之大还想掩人耳目是徒劳的,以“长江、和记在香港、大陆仍有众多资产”反驳资产抛售更是可鄙的。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英资撤退、汇丰迁册并没有影响香港的繁荣,李嘉诚撤资也不是什么“危险信号”,没必要过度解读、惶惶不可终日。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5 haote.com 好特网